29人参与 • 2025-07-29 • 显卡
自从rtx 50系列显卡问世以来,影驰为了扩大影响力、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积极扩展自家的产品线,推出了外观设计个性鲜明、性能突出的显卡产品——刃系列。随着rtx 5050的推出,刃系列也迎来了新的扩员——名为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就此来到了评测室。作为一款针对1080p全特效光追游戏场景的入门级产品,它的表现会否让人满意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产品参数
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搭载nvidia blackwell架构,拥有rtx 50系gpu的几乎全部特色技术。代号为gb207的核心配置了2560个cuda核心,每组gpc包含4个tpc,组成了12组tpc+20组sm单元的规格,在硬件规格的纸面配置上相比rtx 5060约有33%的差距,相比rtx 4060也有20%左右的规格差距。从cuda核心数量来看,如果rtx 5050是100%的话,rtx 5060为150%,rtx 4060为120%,而rtx 3060则为140%。
blackwell 架构集成了神经网络渲染技术,涵盖了rtx neural materials(神经网络材质)、rtx neural texture compression(神经网络纹理压缩)、rtx neural radiance cache(神经网络辐射缓存)、rtx skin(表皮材质)以及 rtx neural faces(神经网络面孔处理)等。此外,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还支持rtx mega geometry(“几何巨块”)处理技术,该技术在处理极高密度的三角形细节时,能够显著提高光线追踪的效率。
rtx 50系列gpu的核心创新之一仍在于采纳了dlss 4多帧生成技术,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亦不例外。该技术借助了升级版的transformer模型与第二代transformer引擎,旨在增强大规模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性能与效率。在游戏领域,超分辨率、光线重建、dlaa等技术的模型已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升级至transformer模型。与传统cnn模型相比,transformer模型使得帧生成速度提高了40%,同时显存占用降低了30%。这一变革显著提升了游戏运行的效率和3d实时渲染的能力,为rtx 50系列gpu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和游戏画质的改善。
所以从规格上来看,rtx 5050的目标指向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它不是用来迭代rtx 4060的产品(那是rtx 5060的任务),而是用于为仍在使用更老旧的产品(如rtx 3060、rtx 3050甚至是rtx 2060和gtx 1650)的用户提供的一个低成本迭代更新选择,也是目前成本最低的入门级dlss 4游戏体验选择。
影驰“刃”(blade)系列汲取神话故事之灵感,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外观风格。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作为该系列的最新成员,自然继承了系列的设计理念——在外观设计上,它以刃式装甲为主旋律,融入神秘符咒的元素,巧妙地将神话力量与科技产品结合,为硬件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蕴。这种设计哲学突破了传统显卡的冷硬、单一的科技形象,使得玩家在组装电脑时,不仅能够体验到强大的性能,还能展现个人的风格与品味。
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来看,面向主流游戏玩家的显卡产品主要以耐看为主,而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虽然没有过分张扬,哑光黑与亮黑色的组合设计仍旧让它具备一定的层次。刀锋般的装甲与符咒元素被巧妙地融入扇叶之中,当风扇旋转时,仿佛在挥动着神秘的利刃。
同时,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的表面装饰着类似远古符文的图案,散发出一种神秘且内敛的氛围。
另外,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搭载的galax aurora rgb信仰logo灯效,灯件采用磁吸式结构,颇具趣味性。玩家能够自由地将其安装于显卡的侧面或尾部,并通过软件进行调节,创造出多样化的炫丽灯光效果。
影驰geforce rtx 5050魔刃oc的顶部采用了8pin电源接口,方便使用老旧电源的用户平滑过渡。同时,顶部也采用了符文装饰,该显卡的突出个性。
视频接口采用3×dp2.1b + 1×hdmi 2.1b的经典配置,且侧面采用镂空设计做装饰。
显卡背面的金属背板以黑色为基调,醒目的“blade”标志与刃形logo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其独特的身份。顶部与右侧的镂空设计极具创意,不仅保护了背面的电容,还能通过散热格栅与风扇辅助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并增添了一份科技美感。
您想发表意见!!点此发布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