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人参与 • 2025-08-13 • Windows
在自己动手diy电脑的过程中,主板跳线连接常被萌新视为一项挑战,因为跳线的接口乍看都一样,但提供的功能却各不相同,而且还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接线的操作,如果机箱上的按键和接口不能使用,那多半就是跳线这里出了问题。
跳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计算机早期发展阶段,在bios尚未普及的年代,工程师通过物理跳线来设置cpu频率、电压等参数,随着技术进步,现代主板上的跳线则转变为了基础控制和接口扩展的功能。主流的跳线采用双色编码,彩色线代表正极,白色或黑色线代表负极。
绝大多数主板的跳线区域在底部,由于跳线本身就是一个细致的工作,在安装显卡之后机箱下部的空间会更加狭小,所以建议大家在装机的时候先连接好跳线,后安装显卡。
其实主板上跳线的位置已经很多年没有变化了,但是考虑到个别产品会存在差异,所以f_panel区域的跳线至今仍然没能统一成一个接口,也就是说diy玩家仍然要把识别跳线作为一项必备技能了。
首先来看主板的机箱前置接口跳线,一般位于主板右下角,会有f_panel的字样,意为前面板。
高端主板可能配备额外的功能跳线,有的机箱也会提供风扇调速,控光等功能,这种情况下跳线就要根据说明书来连接了。如果机箱的某个功能出现问题,那就可以排查一下对应的跳线,是否连接正常,有没有接反。
需要注意的是,主流的主板上提供的rgb光效同步接口,用于为水冷,风扇,led灯带等设备提供光效同步,大多数是白色的底座,分为12v(4针)和5v(3针)两种接口,都需要区分方向且不能混用,一旦插槽就可能烧毁灯珠或主板,不能大力出奇迹。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diy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在断电的情况下再进行跳线,遇到不认识的接口及时查攻略,避免损坏硬件。
您想发表意见!!点此发布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