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 品牌 > 苹果iPhone

性能/拍照/续航一文全解析! iPhone 17系列手机首发评测

21人参与 2025-09-22 苹果iPhone

可惜的是,尽管 iphone 传感器面积变大了,总的来说还是不够大……和国产旗舰相比,依然逃不过「底大一级压死人」的命运:

除了硬件升级,苹果还给原相机 app 加上了一款新的摄影风格「珠光」(bright)。它的出片效果有点类似加两档曝光的富士胶片配方,是社交网络上最流行的色彩风格之一,更能轻松拍出适合亚洲肤色的「白里透红」效果,避免标准风格的黄蜡色调

如果你用 iphone 拍人像很多的话,小编甚至建议你可以将「珠光」作为默认的摄影风格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它并非 pro 系列独占,iphone 17 以及更新 ios 26 之后的 iphone 16 系列都可以获得。

今年的 iphone 17 pro 仍然是「有史以来影像能力最好」的 iphone。如果你此前就喜欢用 iphone 拍、在 iphone 上修、直接用 iphone 发图的话,iphone 17 pro 是近年表现最好的一代,甚至掏出「苹替」android 影像旗舰的机会都变少了。

至于今年 prores raw 录制规格、genlock 以及时间码功能的加入,更多是为了方便 iphone 融入影视剧组中的工作流。

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 iphone 出现在一些电影机难以触达的角落,比如《f1:极速狂飙》车身上用 iphone 相机总成改装的固定机位,以及《惊变 28 年》中用十几台 iphone 拼搭出的子弹时间相机:

图|theverge

iphone 17 pro 上这些准专业功能(包括 299 美元的 blackmagic 时间码拓展坞)可以帮助 iphone 进一步在影视行业片场中站稳脚跟,整体来讲是在向着光谱中「更加专业化」的那一端推进的——

这也是我们在今年 iphone 17 全系列机型中看到的最大趋势:iphone 17 让普适的更加普适,而 iphone 17 pro,则是让专业的更加专业。

而那个没有数字代际后缀的 iphone air 又代表了什么呢?

iphone air:设计至上

由于国行 iphone air 推迟上市,评测也一并推迟了——编辑部那个对 air 望眼欲穿的同事,只能自制壁纸解解馋了。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 iphone air 定下论调:尽管它既不普适也不专业,但 iphone air 代表的,仍然是那个「设计至上」的苹果。

此前,小编曾报道过苹果在接下来两年的 iphone 路线图,提到了由于要给折叠屏让路,iphone 18 标准版可能和 e 系列一起推迟到 2027 年春季发布——明年秋季只有 iphone 18 pro/max,和传闻中的折叠屏 iphone。

图|9to5mac

这样就将 iphone 原本完全基于数字划分的机型迭代逻辑做出了调整。

小编猜测:苹果接下来除了按照「秋季 pro 春季标准版」的规律更新数字系列之外,还会不定期的推出像 iphone air 这样不含数字、只描述产品特点的设备

这样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将 iphone 的热度在一年的时间跨度里分配得更平均,避免了此前 9 月份发布、来年 q2 和 q3 的销售数据落底,要靠国补/大促「挽尊」的情况。

而是,这样做可以给用于技术验证的 iphone 机型留下充足的空间,让苹果可以跳出传统的模式,做一些更加大胆的尝试。

今年的 iphone air 就是如此,它肯定不如 iphone 17 实用,也不如 iphone 17 pro 好用。这也是小编在开头提到的「妥协」所在——但 iphone air 却美得不可方物,更重要的是,给未来的 iphone 留足了想象空间。

比如类似曾经的 12 寸 macbook 与 m1 macbook air 一样,iphone air 的零件集成度非常高,主板几乎完全压在了镜头凸台下方,将剩余的空间全部留给了电池和尾插。

图|apple newsroom

这样的布局在 6.5 寸的 iphone air 里或许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但是如果放在传闻中空间更充裕的「纯玻璃 iphone」里面呢?

iphone air 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其设计上的各种技术实践——专为无线连接性能定制的 n1 芯片、超高整合度的「高原」(plateau) 主板、抛光钛合金中框……许多激进的设计和妥协的功能,就这样被嵌入到同一部手机当中,有一种矛盾之美。

虽然 iphone air 和三星galaxy s25 edge 在硬件形态上都是超薄手机,但两者的产品思路是很不一样的。

三星的 s25 edge 是将现有直板机的技术压缩到极致形成的超薄,优点是实用性更强,但是对于其他形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就没那么大了,是一种形态终末期的集大成者

但 iphone air 是一款外在虽然近似,但内在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产品,和当年的 iphone x 一样,更像是新物种的开端

当然,客观的现实就是,成熟技术的集大成者就是要比新物种的开路先锋更实用也更便宜,即使 iphone air 能够如期上市,我们仍然不推荐大家盲目下订

更「安卓」的 iphone,和三位一体的苹果

纵观今年的 iphone 17 系列,我想你也会有类似的熟悉感:标准版加量不加价,旗舰款堆散热堆影像,还有概念机秀肌肉——所有这一切,不就是典型的「安卓思维」吗?

这里的「安卓」当然是褒义——国补到手价 5499 元的 iphone 17 标准版截至开放预订前(约发布会后 30 小时左右),在单一电商平台已经积攒了超过 300 万预约量,是去年的十五倍。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年的双十一、明年的 618,甚至明年的双十一时,叠加了平台优惠、店铺优惠和国补「3 buff」的 iphone 17……没准会在一整年中的大部分时候销量霸榜。

尽管那时一定会有配置比它高、价格比它低的选择出现,但在 4000-6000 高端手机主流价位段,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是非常朴素的——高刷屏、性能好、充电快、拍照也过得去的新 iphone,面对标新立异的同名手机,依然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我们可以用一个常见的商业概念来描述这样的需求: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不只是硬件,消费者对于系统和生态未来预期的「心理成本」,实际上也是手机 tco 的构成部分

而 iphone 17 搭配 ios 26,就是这个价位段一套 tco 相对较低且稳定的选择,一台下单之后不需要担心马上过气的水桶机,同时拥有着现在行业内最强大的系统生态号召力。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则比以往更加偏向「专业化的影视工具」,非常利好小型制作组、个人频道、规模不大的片场等等——《f1》电影爆火之后,苹果已经在电影制片行业站稳脚跟,后面应该能看到更多 iphone 参与制作的影视内容。

至于 iphone air,我想会逐渐成为下一个世代 iphone 设计的基准,通往智能手机进化的尽头。

无论如何,我们在今年的三台新 iphone 上,看到了库存克星的苹果,也是技术驱动的苹果,更是设计至上的苹果——这是属于苹果的三位一体。

我当然希望每年的每一款 iphone 都能臻于完美,也同样欢迎 iphone 像「安卓」手机一样好用——只是对于本就竞争激烈的主流价位段,新 iphone 的到来,可能会给竞争对手们,狠狠上点强度。

(0)

您想发表意见!!点此发布评论

推荐阅读

iPhone17和iPhone16 Pro咋选? 一文讲透苹果16Pro与17基础款参数对比

09-22

iPhone 17/Air/Pro/Pro Max怎么选? 一文看懂这四款手机配置区别

09-22

iPhone 17如何预约购买? 苹果iPhone 17系列最全购买攻略

09-22

1199元起 天玑芯+安卓15! 超能小直屏真我15T正式发布

09-22

真我15/真我15T/真我15 Pro怎么选? 真我15系列三款手机配置区别对比

09-22

千元档的超能新标杆! 真我15T挑战iPhone 15 Pro手感体验竟没输?

09-22

猜你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