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人参与 • 2025-02-14 • 云虚拟主机
mkdir -p {data,conf.d}
cat > conf.d/log-bin.cnf <<-eof
[mysqld]
log_bin=mysql-binlog
server_id=1
eof
docker rm -f mysql
docker run -d --name mysql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p 3306:3306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v ./data:/var/lib/mysql -v ./conf.d:/etc/mysql/conf.d mysql:5.7这个脚本主要用于设置和启动一个mysql容器。
下面是对脚本中每个命令的详细解释:
mkdir -p {data,conf.d}mkdir -p:创建目录,如果目录已经存在则不会报错。{data,conf.d}:这是bash的一个特性,称为“brace expansion”,它会扩展为两个目录名 data 和 conf.d。data 和 conf.d,如果这些目录不存在的话。cat > conf.d/log-bin.cnf <<-eof [mysqld] log_bin=mysql-binlog server_id=1 eof
cat > conf.d/log-bin.cnf:将标准输入重定向到 conf.d/log-bin.cnf 文件中。> 表示覆盖写入,如果文件已存在,其内容将被清空。<<-eof ... eof:这是here document的一种形式,用于将多行文本写入文件。- 在 <<- 后面表示忽略前导制表符(tab)。[mysqld]:这是mysql配置文件中的一个节头,表示下面的配置选项适用于 mysqld 服务。log_bin=mysql-binlog:启用二进制日志,并指定日志文件的基本名称为 mysql-binlog。server_id=1:设置服务器id为1,这是启用二进制日志时必须设置的参数,每个mysql实例应该有唯一的服务器id。docker rm -f mysql
docker rm -f mysql:删除名为 mysql 的docker容器。-f 参数表示即使容器正在运行也强制删除。docker run -d --name mysql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p 3306:3306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v ./data:/var/lib/mysql -v ./conf.d:/etc/mysql/conf.d mysql:5.7
docker run:运行一个新的容器。-d:以分离模式(后台)运行容器。--name mysql:为容器指定名称 mysql。-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设置环境变量 mysql_root_password 为 123456,这是mysql root用户的密码。-p 3306:3306:将宿主机的3306端口映射到容器的3306端口,使得可以通过宿主机的3306端口访问mysql服务。-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将宿主机的 /etc/localtime 文件挂载到容器内的 /etc/localtime,确保容器使用与宿主机相同的时区。-v ./data:/var/lib/mysql:将宿主机当前目录下的 data 目录挂载到容器内的 /var/lib/mysql,这是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v ./conf.d:/etc/mysql/conf.d:将宿主机当前目录下的 conf.d 目录挂载到容器内的 /etc/mysql/conf.d,这样容器可以加载外部配置文件。mysql:5.7:使用的docker镜像是 mysql 的5.7版本。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代码网。
您想发表意见!!点此发布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