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编程 > 前端脚本 > Lua

Lua协程(coroutine)程序运行分析

243人参与 2024-05-19 Lua

这是一段分析 lua 协程(协同程序,coroutine)的代码,来自 lua reference manual interface (略有修改):

运行效果如下:

这里一共调用了 4 次 resume ,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运行的。

第一次:

1.执行 print("co-body1", a, b) ,a 和 b 的值为 resume 提供,a=1, b=10 ;
2.计算 a+1=2 ,进入 foo(a) ,同时将刚才的计算结果通过 a 参数传递,执行 print("foo", a);
3.考虑 return coroutine.yield(2*a) ;
4.计算 2*a=4 ,碰到 yield,挂起 foo(a) 调用,将 4 返回给 resume 。注意,foo 的 return 还没有执行;
5.resume 执行成功,返回 true, 4 。

第二次:

1.从上一次挂起的 foo(a) 调用开始执行,接着执行没有完成的 return 调用;
2.因为 yield 返回 resume 的调用参数,此时 foo(a+1) 返回的值就是字符串 "r"。这里比较难理解。
因为大家可能会顺理成章地认为 local r 这个变量的值应该是 yield(2*a) 中的 2*a 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 yield 的返回值 与 yield 参数的值 是不同的。
前者你可以将其保存在一个变量中,或者 return 它,或者不使用它(不保存 yield 的返回结果);后者则是 resume 的返回值。
3.执行 print("co-body2", r) ,r 的值为 "r" ;
4.考虑 local r, s = coroutine.yield(a+b, a-b) ;
5.计算 a+b=11, a-b=-9 ,碰到 yield ,挂起 co 的调用,将 11 和 9 返回给 resume 。注意,此时 local r, s 的赋值还没有开始。
这里不太好理解的是,为什么 a 的值不是 "r" ?因为 "r" 已经被上面的 yield 的返回值给消费掉了。
6.resume 执行成功,返回 true, 11, -9 。

第三次:

1.从上一次 yield 的地方开始执行,接着执行没有完成的 local r, s = 赋值。上面提到, yield 会返回 resume 的调用参数,因此 r 和 s 的值就是 "x" 和 "y" ;
2.执行 print("co-body3", r, s) 进行打印;
3.考虑 return b, "end" ;
4.b 的值一直都是 10 没有变,这里直接返回了,同时返回的还有 "end" 这个字符串;
5.由于协程函数返回的时候,它的所有返回值都作为 resume 的返回值返回。因此这里的 resume 执行成功,返回 10, "end" 。

第四次:

由于 co 函数已经返回,它处于 dead 状态,不能 resume ,因此第 4 次 resume 失败。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您想发表意见!!点此发布评论

推荐阅读

Lua脚本实现递归删除一个文件夹

05-19

浅谈Lua语句

05-19

Lua编程中的一些基本语法整理

05-19

Lua基本语法

05-19

Lua在各个操作系统中的开发环境配置教程

05-19

Lua检测数组(tabble)中是否包含某个值

05-19

猜你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